
前經濟部長 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林信義 創新與競爭力
經濟情勢分析, 用四小龍與先進國家& 中國幾年來 經濟成長率 , 再用我國幾年來經濟成長率 景氣燈號 、失業率 等分析經濟情勢與展望。 並用自動化生產等因素說明失業率 攀升主要原因 , 萎縮中小型企業是主要就業貢獻者 ,呼籲 銀行對他們要放寬信用貸款。
我們跟中國關係產品比較為品質高5-10% ,價格高30%。
對於低階產品直接用買的,高技術的關鍵的、 通路 、品牌要掌握
對於關鍵的要多發一些經費研發, 從2.5%--升為6.4%
可把5塊錢超賣到10元 , 再用多餘經費研發, 造成良性循環。
光用價格競爭, 選工資低的 ,不如去越南 非洲,別人也會跑到哪裡去
景氣不好,拉緊褲帶就過去, 失去 競爭力一夜訂單就沒有了。
外移 ,失業就產生了 ,所以升級,轉型才是正途、
如捷安特 高單價、 品牌自己來 ,一台腳踏車可賣 幾萬元,2000-3000元給大陸生產。
台灣有需多利基點 ,可以擅用大陸資源及機會, 但是也也要避開風險如智慧財產權,
取其利 ,避其害。
主動面對環境變遷,雖然比起前更加艱辛,換句話說就是門檻高了,最壞時機就是最好時機。
不要迷思用行業區分 高科技與傳統產業, 如電腦組裝沒什麼利潤 ,筆電4% 事實上 工具機5 、6%以上。 紡織業 加上 抗紫外線竹炭排汗熱賣
應用創新斯維與方法, 不斷加入知識成份, 轉型創新升級 ,才是高科技產業。
買品牌客人不會殺價 ,還搶著買, 所以要跟客戶說 我們雖然貴, 貴的很有價值 。
賣化妝品可以打折, 美麗不能打折
生存要有特色,沒特色, 客戶為何找您?
企業獲利新思維 ,成本+利潤=售價,要改為 利潤=由顧客決定售價-成本
利潤增加,成本降低外還要附加價值提升, 前者有限制 ,後者無限制
如排骨湯 與藥敦排骨湯 , 後者多10元 ,成本可能只是加上3-5元
LEXUS 加值不加價 ,打敗了BENZ。
創新是未來競爭力, 企業競爭就是比較組織的整合能力與執行力
思考我公司有何特色, 我有何特色 ,產品有何特色
環境越嚴苛 就越有機會勝出。